鹭岛炒股牛人显露“野心”

栏目:企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20-10-19
尽管没有索罗斯那么“牛”,深圳、上海等地的私募基金也是“风起云涌”。而今,厦门的私募基金也渐渐浮出水面。刚刚成立不久的厦门宏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,就是其中之一... ...

宏金老总焦朝刿欲率先面向全国发行阳光型私募基金

      尽管没有索罗斯那么“牛”,深圳、上海等地的私募基金也是“风起云涌”。而今,厦门的私募基金也渐渐浮出水面。刚刚成立不久的厦门宏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,就是其中之一。

      焦朝刿,宏金公司总经理,就是一个厦门本土“炒股”圈内众所周知的“牛人”。圈内人见证了他从散户到大户,再到帮别人理财的私募基金管理者的历程。这个月,他管理的阳光型私募基金就将与厦门百姓见面。

 

    “牛人”经历:2万元入市,13年收益超过1000倍

      1995年,焦朝刿再进厦大读研时,学的是投资经济;2万元,就是他进入股市的最初股本。而今,他的身家早已超过千万元了,短短13年间,其收益超过了1000倍。

      坦白地说,他是在当时的NET法人股市场掘到了“第一桶金”。瞧好了法人股最终要上市流通,他冲进了NET市场。到1999年国家政策出台,这个市场“寿终正寝”,随后三板推出,他已经获得了十几倍的收益——资产达到了300万元。 

      毕业后,焦朝刿先后担任厦门城建国投投资部经理,厦门城建国投下属企业法人代表。但是,他对股票投资的热情持续“发烧”,最终辞职成为专职股民。

在文灶附近的原厦信证券即现在的天同证券,大家见证了他从一个散户到大户的历程,近几年,他在二级市场上获得10多倍的收益。

   

       投资心得:看好行业拐点,提前介入“埋伏”

      问他的投资心得是什么?他说,很多人喜欢投资绩优股,他一般不这么做。他投资的股票,很多市盈率高得让人不敢下手,每股盈利可能只有1毛钱,但是他看好。看好什么呢?看好行业拐点,提前介入“埋伏”。等行业开始“复兴”的时候,他已经尝了“头啖汤”。事实说明,他做过的股票在卖出后,机构才开始介入。

      焦朝刿表示,从投资理念上来讲,喜欢投资绩优股的人一般认为自己做的是真正的价值投资,而他的投资理念又是这种价值投资的“升级版”,投资那些基本面即将出现拐点或业绩即将高速成长的上市公司,通过提前布局进行“高成长投资”。

目光长远:阳光型私募基金,力争全国首发

      而今他已经是个成熟的投资人,开始做私募基金,也开始扮演“机构”的角色了。到底什么是私募基金?在一间极为安静的工作室内,焦朝刿一边冷静操盘,一边回答着本报记者的提问。他笑着说,简单地讲,就是帮别人炒股。记者再问:那与我们在银行买的基金有什么区别?他说,不同在于,银行卖的是公募基金,无论盈亏都要收托管费;而私募基金只有在帮助客户持续盈利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收益——“简单地说,你委托我来帮你炒股。赚了,我拿你收益的一部分作为回报;没有赚,我不收你一分钱。”

      当然,焦朝刿所做的这个私募基金是合法合规的,也即所谓的阳光型私募基金,其信托计划是通过合法程序、经过厦门银监局同意,通过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发行,资金准备托管在招商银行,宏金公司扮演的是投资顾问的角色。焦朝刿称,估计这个月首份委托投资计划将在厦门亮相。焦朝刿说,他做的不是第一只私募基金,但是要在政策放开后,争取成为第一批面向全国发行的私募基金。他瞄的是国家对私募基金政策的调整。

      焦朝刿说,厦门目前已经没有一家本土证券公司或者证券经纪公司了,厦信和厦证通过股权转换已经不姓“厦”。而厦门企业上市的积极性正在高涨,帮助别人炒股只是其第一步,私募基金的春天还在后面——帮助拟上市或者上市公司做融资运作,甚至以后从事PE(私人股权投资)等。

 

【人物名片】

      焦朝刿,厦门宏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。1966年出生,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企管系,199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计统系,硕士学历。

 

【名词解释】

      私募基金是相对公募基金而言,主要是发行方式上的区别,面向特定投资者。私募基金是资本市场融资的重要渠道。目前全球私募基金的总量超过了10万亿美元。 

 

 

 发布时间:2008-3-11 | 消息来源: 厦门日报




下一篇: 没有了